康弘藥業不久前發布業績快報,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7.86億元,同比增長9.7%;實現凈利潤6.4億元,同比增長29.68%。營收和凈利雙增長的背后是康弘藥業持續的創新和投入。
資料顯示,康弘藥業近年來每年將約6%的銷售收入投入到研發中,遠遠高于國內平均1.74%的投入比例。正是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保證了企業的創新能力。作為公司的主要產品之一,康柏西普雖已上市,但康弘藥業還在持續進行后續適應癥的開發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眼科、中樞神經、腫瘤領域深入研究。
一個領域的技術突破,往往會帶動上下游行業技術革新,從而產生集群效應。以康柏西普為例,需要通過特制的針頭注射到眼內,但是目前國內還不具備該針頭的生產能力。“當一個產業走到前面的時候,如果配套產業跟不上,其實它也是很脆弱的。我們尋找針頭的供應的同時,也愿意投錢支持一些針頭生產企業,讓他們研發出更領先的產品。”康弘藥業董事長柯尊洪介紹說。
在柯尊洪的帶領下,康弘藥業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一流創新平臺,承擔了眾多國家級課題及省級科技項目,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近300項,其中國際專利超百項,多家下屬企業均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以這些科研平臺為基礎,康弘藥業先后承擔包括一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6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2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在內的10余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和數十項科技攻關項目,研發實力和創新成果在行業內均處于領先水平。
自上市以來,康弘藥業業績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其營收的增速分別為23.88%、22.45%、17.59%;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4%、26.14%、30.84%,創新給康弘帶來了顯著而持續的增長動力。
在國內較快發展的基礎上,康弘藥業還將戰略眼光放到了更為廣闊的全球市場。去年年底,公司宣布投資30億在京建設康弘國際生產及研發中心,用于朗沐的國際供貨生產及生物醫藥產業的產品研發。公司還斥資2.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13億元)推進朗沐在美國的Ⅲ臨床試驗,并聘請國際知名臨床服務機構INC Research公司提供臨床試驗服務。康弘的這一舉措,是繼此前獲批直接進入FDA III期臨床試驗后,進入美國市場和加速國際化的又一實質性進展。此外,康弘藥業還投資以色列IOPtima公司,其通過國際戰略布局,一方面,擴充眼科產品線,進入眼科器械和耗材領域,開啟青光眼治療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拓展全球市場,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