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
一是2019年醫院數量為公立醫院11930個,民營醫院22424個。民營醫院的數量依然超過公立醫院,且兩者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二是2019年全國公立醫院的數量11930個,與2018年的12032個相比,減少102個。
此外,在床位數方面,到2019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80.7萬張,其中:醫院686.7萬張(占78.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3.1萬張(占18.5%),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8.5萬張(占3.2%)。
醫院中,公立醫院床位占72.5%,民營醫院床位占27.5%。與上年比較,床位增加40.3萬張,其中:醫院床位增加34.7萬張(公立醫院增加17.4萬張,民營醫院增加17.3萬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增加4.8萬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床位增加1.1萬張。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18年6.03張增加到2019年6.30張。
由上圖我們可以發現,近三年來,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的增長速度是逐年下降的,這也是符合國家的發展方向的。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家醫保局對于掛床等騙保行為的打擊,不少醫院直接被取消醫保定點,一些靠掛床、誘導過度住院治療的醫院,床位使用率將大幅下降。
隨著按病種付費逐漸落地,未來在醫保局的主導下,不少原本可以在門診、日間實現的手術將實現醫保同比例報銷,未來醫院床位過剩的問題不可小視,這也將進一步加劇醫院床位數的下降。
中醫藥人員,增加了
《公報》顯示,2019年末,全國中醫藥衛生人員總數達76.7萬人,比上年增加5.2萬人(增長7.2%)。其中: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62.5萬人,中藥師(士)12.7萬人。兩類人員較上年均有所增加。
業界對于中醫藥人員加大關注力度,從國家衛健委出臺第一批重點監控目錄,西醫被限制中成藥處方權開始。西醫的中成藥處方權受限,受關注程度甚至超過了20個重點監控用藥本身。
《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執業(助理)醫師共360.7萬人,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僅57.5萬人,占整個群體的15.94%。
根據國家衛健委最新公布的數據,到2019年底,全國執業(助理)醫師共386.7萬人,其中,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達到62.5萬人,占比為16.16%。
可見,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無論是從數量上,以及在整個執業醫師群體的占比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今年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都提出加快推進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改革,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間,中醫藥在疾病防治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中醫藥如何更好地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也提出,要加強中醫藥防治傳染病人才隊伍建設,按照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將中醫全日制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緊密結合,培養中醫藥經典理論扎實、臨床實踐豐富、西醫學與傳統知識兼備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未來,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中醫藥行業的發展,中藥專業人才的重要性和社會地位,也將進一步提高。(來源:賽柏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