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四川省綠色原料藥產業基地建設調研座談會在經信廳召開。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受國家工信部委托來川考察調研綠色原料藥生產和基地建設情況。會議由經信廳醫藥產業處處長唐進主持。
座談會上,協會秘書長董浜賢介紹四川現有原料藥企業115戶(含制藥企業),純原料藥企業37戶,510個品種原料藥。原料藥生產企業在全省21個市州中主要分布在成都、德陽、眉山、廣安;其中,成都原料藥企業占全省一半以上58戶企業。2019年累計生產化學原料藥 18.6萬噸,同比增長20.2%,比上年同期化學原料藥增速高32.4個百分點;2019年1-12月化學藥品原料藥出口交貨值8.56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6.9%;出口交貨值占全國比重1.2%。今年1-8月,累計完成化學藥品原藥4.5萬噸,同比去年同期相比累計下降22.4個百分點,其中,8月完成0.5萬噸,與去年同月相比增長25%。通報四川原料藥產業特點一是原料藥生產集中度不高,未形成專業或區域園區;二是原料藥產業存在小、散、亂的局面,企業之間低價競爭,資源浪費;三是原料藥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捆綁合作力度不夠,未建立好牢固合作關系;四是原料藥企業大多與自身企業制藥品種相關,沒有擴展到多品種。最后建議建立成渝原料藥基地或園區或區域中心;二是加大對原料藥園區或區域政策扶持力度,如土地供給、稅收等政策;三要加大原料藥生產企業支持扶持力度。主要對原料藥生產企業通過技術提升、工藝改造或規?;a、降低成本的企業政策扶持和對原料藥企業取得美國、歐盟、日本認證等國家和地區的原料藥生產企業政策扶持。
會上,南充、廣安、眉山經信局先后介紹了各市綠色原料藥產業發展情況;眉山、岳池、南充經開區匯報了各開發區的原料藥基地建設情況;科倫、康弘、苑東生物、倍特、鴻鶴、匯宇等制藥企業也在會上介紹了各自的原料藥生產情況以及目前面臨的一些實際困難,并提出了建議和意見。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在座談會上表示目前原料藥產能嚴重過剩、產品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足、小散亂、生產集中度不高、上下游合作力度不夠等。整個原料藥產業急需升級發展,各原料藥基地建設也應制定統一標準。
經信廳醫藥產業處唐進處長對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一行來四川調研表示熱烈歡迎,省委省政府對醫藥健康領域高度重視,是5+1產業的重要一環;近年原料藥產業面臨一些問題,但布局上也在逐漸向一些區域集中,并形成一些重要的原料藥產業園區;川渝正在打造的成渝醫藥健康產業生態圈,尤其是生物醫藥產業日趨活躍、蓬勃發展;此次座談會為各方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獲得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必將有助于為制定醫藥相關產業發展規劃提供參考依據。
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環保部主任張道新、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抗生素專委會秘書長沈云鵬等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調研座談會。
協會副秘書長余紹權及協會其他同志參加上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