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投資、創新、科研、產品等多輪驅動、多方面持續投入方能形成知名品牌,繼而成就民族企業。”在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看來,品牌的重要性眾人皆知,但成就品牌之路卻頗多艱辛。
據悉,好醫生發展至今已走過32個春秋,如今終于樹立了品牌,贏得市場,收獲了回報。作為馳名品牌,其品牌價值遠高于年營業額。耿福能認為,品牌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所據有的價值,是產品的其它特征無法比擬的優點,品牌對于企業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品牌是一種信息資源,具有傳遞信息的功能,更是企業形象和信譽的集中表現。企業通過品牌的顯著性和新穎性等具體特征向消費者展示其形象和信譽,加深消費者對其產品的印象,刺激消費者購買的欲望,進而達到擴大產品銷量的最終目的。
品牌凝聚著生產企業的智慧和勞動,是企業進行市場競爭的銳利武器,但塑造良好品牌卻非一朝一夕之功。好醫生的做法是在商標、投資、創新、科研、文化、產品、服務等領域精耕細作,多輪驅動,在改革發展中聚焦難題探出路、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方向。
其中在商標方面,與一些中國企業蹭尼康、星巴克等商標不同,為免誤會,耿福能毅然另起爐灶,耿福能將商號“佳能達”改名“好醫生”。1997年“佳能達”改名為“好醫生”,完全2000年“好醫生”商標獲得商標注冊,本土原創品牌“好醫生”誕生。2010年,“好醫生”注冊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為“馳名商標”。
據悉,好醫生在22年期間,完成了全國30多個省、2600個品牌服務中心、數十萬家診所零售藥房終端客戶的覆蓋沉淀;兩萬多好醫生人認真服務每一個鄉村衛生院(室)、每一座零售藥房(店)、每一個終端客戶,使得服務對象在產品、時間、精力、愛心、誠信等方面產生有形到達和無形感受,好醫生20多年來還持續投身社會公益,積極導入產業精準扶貧的奉獻。
耿福能表示,中藥的起點在“田頭”,中成藥質量控制的第一個環節應該前移到種植(養殖)環節,藥企建立環境穩定、生產可控的藥材種植(養殖)基地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好醫生集團用20多年時間來踐行這一理念,建立高標準的美洲大蠊、附子、天麻、大黃等中藥材養殖種植基地,實現了中成藥原料來源規范化、標準化,中藥材質量可控。其美洲大蠊養殖基地是國內首家通過中藥材GAP認證的昆蟲類中藥材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附子、天麻、大黃等中藥材種植基地多位于道地藥材產區。
在科研方面,好醫生集團舍得投入,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研發。企業上百名研發專員中,有一半是碩士、博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好醫生集團建立了一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兩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一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一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擁有兩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且是四川省創新型企業;建立了甘孜、阿壩、涼山三州地區首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與浙江大學、四川大學、澳門大學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平臺。
同時在產品方面,康復新液是美洲大蠊干燥蟲體提取物精制而成的中藥制劑,在臨床上用于各類黏膜、皮膚創面相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能加快人體創面愈合速度,提高創面修復質量。這是一款主動修復黏膜的藥物,也是《中國創面診療指南(2015版)》推薦的皮膚創面修復治療用藥。康復新液的相關研究及系列產品先后獲“國家重點新產品”、“李時珍醫藥創新獎”、“四川省名牌產品”、“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諸多榮譽,更得到醫生和患者的認可,已成為10萬家基層醫療單位的常備藥品,也在4000家二甲及以上醫院使用。在抗腫瘤、抗耐藥菌、抗病毒等領域有10余個在研新藥,有大健康領域保健品、日用化妝品在研新品22項。
據介紹,好醫生集團的產業主要分布在醫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療服務、中藥材基地、醫藥研發、日化工業六個版塊,全資子公司35家。其好醫生康復新液、兒童抗感顆粒、桑姜感冒系列產品,美洲大蠊研末、附子飲片等產品近10年來累計新增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而這些產品的原料多由好醫生集團自己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