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賽柏藍提供了一份落款為深圳市寶安區衛計紀工委的紅頭文件,文件標題為《關于開展有關藥品梳理排查工作的通知》。
5藥品涉嫌回扣,被停藥處理
根據通知,今年8月,深圳市寶安區衛計局啟動了收受醫藥回扣自查自糾專項行動。近期,通過調查核實,發現個別醫院存在醫藥回扣的問題。通過核查比對,初步認定回扣涉及5種藥品,包括:
頭孢克肟顆粒、注射用頭孢西丁、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溶液、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磷酸鋁凝膠,共涉及三家藥企。
目前,該醫院已經對涉事藥品進行了停藥處理。
通知明確,為進一步貫徹收受醫藥回扣專項行動精神,將在全區各公立醫院開展上述藥品的核查和停藥處理。要求醫院:
1、排查上述藥品的供藥情況,列明廠家、采購來源,凡有上述三家藥企供貨的,立即停藥處理,同時查明是否存在醫藥回扣行為。
2、如查明確有收受醫藥回扣現象,對涉事醫務人員要嚴肅處理,同時對上述藥品的使用情況進行統計,約談使用量超常的責令調查整改。健全鏈接承諾制度,嚴禁供應商單獨與醫務人員接觸,一經發現立即停止用藥合作。
國家帶量采購,杜絕帶金銷售
近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關于國家組織藥品藥品集中采購試點答記者問》,明確指出:
“要堅持帶量采購,給藥品生產企業明確的預期,有利于其根據采購量自主報價申報,杜絕帶金銷售現象。”
此外,相關負責人補充:“要通過帶量采購實現公立醫院深化改革。通過擠掉藥品銷售費用、改變帶金銷售模式,凈化醫務人員行醫環境,促進合理用藥;通過降價和替代效應,降低藥品費用,騰挪費用空間,為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創造條件?!?br/>
此次帶量采購的擬中選結果,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不少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對此,國家醫保局的回應是:“在藥品銷售價格中,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合理利潤,僅占了較小的部分。因此,擬預中選藥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后,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藥品生產企業‘還是能賺錢的’?!?br/>
很明顯,從嚴查回扣,到帶量采購大幅擠壓藥價,其終極目標,都是杜絕帶金銷售,凈化醫藥行業環境,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創造良性競爭的秩序,推動我國向制藥強國發展。
藥品回扣仍是嚴查重點
我們也能感受到,近年來,在嚴查藥品回扣、杜絕帶金銷售方面,相關部門的工作力度仍在不斷加大。
早在2016年12 月 24 日,央視播出歷時8個月、暗訪 6 家醫院、曝光醫藥代表與醫生診內交易的細節,讓藥品回扣瞬間成為輿論的焦點。
隨后,各地衛計委和醫院也迅速行動起來,展開一系列針對醫藥代表的“封殺”行動,禁止藥代進醫院、抓藥代、停藥……比比皆是。
而在今年5月28日,央視新聞頻道以《治理醫藥購銷“回扣”6人被處理》為題,再次曝光醫生收取醫藥代表回扣這一業內“潛規則”。
我們也能感受到,近年來,無論是國家政策,地方執行,還是輿論導向,藥品回扣都是高度關注的重點問題。目前,對于醫療反腐,以及藥品回扣的重點整治,全國各地也都在大規模的開展中。
早在2015年2月,國家衛計委下發了《大型醫院的巡查方案(2015-2017年度)》后,各省衛計委相繼啟動了對大型大醫院巡查計劃,在醫院的巡查重點就是反腐。
2015年7月,國家衛計委、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社部、商務部、國稅總局、工商總局、食藥監總局等9部委就聯合下發《2015年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專風項治理工作要點》,多部委合力進行醫療反腐,深入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
2017年2月,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聯合下發《關于加強衛生計生系統行風建設的意見》,提出制定衛生計生系統征信系統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實施辦法,經行政機關認定、司法機關判定或仲裁機構裁定后,發生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不正之風案件的機構和個人列入衛生計生系統征信系統,并向社會公示公布,實行行業禁入制度。
按照此文件,全國大型醫院巡查繼續擴大覆蓋面和深度。2018年,三級醫療機構全部開展醫院巡查工作,2020年,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開展醫院巡查工作。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央視曝光了藥品回扣問題后,醫療反腐風暴似乎來得更加兇猛。按照國家整治的步伐,從醫院,到院長,到醫生,到藥企,到藥代,一個也不能少。(來源:賽柏藍)